生理期请假需“脱裤”自证:谁扒了尊严的底裤?

生理期请假需“脱裤”自证:谁扒了尊严的底裤?

近日,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一名女生因生理期不适请假,却被校医要求 " 脱裤自证 " 的事件引起舆论哗然。尽管校方事后通报称 " 流程合规 "" 未使用器械 ",但这一辩解反而暴露了该校管理中人文关怀的深层次缺失,以及挥之不去的权力傲慢。

事件的荒诞性在于,校方以防止造假为名实施羞辱性检查,实际将个体失信风险泛化为对全体女学生的道德质疑,且方式方法显得尤为过当。该校声称此前有学生 " 一月内四五次请假 ",但即便存在个别造假行为,也不能成为牺牲多数人尊严的借口。

从程序正义角度看,要求学生脱裤检查既无法律依据,也未遵循正当程序——校医无法提供书面规定,且未在事前征得学生明确同意。这样的检查,看似为了不被骗,维护了师道尊严,实则破坏了师生间的信任基础,更违背了关于隐私保护的相关规定。

更深层的矛盾在于,这种管理方式暴露出对女性生理健康的漠视。医学数据显示,有 71% 的年轻女性会遭到痛经困扰,其中更有部分长期受子宫内膜异位症折磨。生理期的疼痛与不适本就是客观存在的生理现象,校医却要求学生以暴露身体的方式自证,不仅加剧了 " 月经羞耻 ",更暴露出教育者专业素养的缺失。

一些高校的 " 奇葩校规 " 屡屡触碰学生权益底线,被 " 骂 " 上热搜。这些规定看似出于管理便利,实则是将复杂的教育问题简化为机械管控,用冰冷的规定替代人性化关怀。真正的教育,本应建立在尊重与信任基础上。同样事关生理期,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做法大不同,他们在不久前引入卫生护理自助机,用科技手段化解生理期的尴尬与不便。网友评价,这是小切口大关怀!

实践证明,人性化管理并非纵容违规,而是通过精细的规则设计实现 " 防微杜渐 "。反观耿丹学院,宁可采用原始的身体检查手段,也不愿做出一点点变通与改进,可见管理思维何其僵化与懒惰。有的高校教育管理者时有抱怨 " 现在的学生不好管了 ",但在抱怨 " 学生难管 " 之前,请先反思管理措施是否符合学生的基本权益。

事件的最终走向,考验着这所高校的管理智慧。校方若仅以流程合规敷衍塞责,而不正视相关规定的伦理缺陷,终将失去学生的信任与社会的认可。" 符合流程 " 不是侵犯学生权益的护身符,制定违反法律和公序良俗的工作流程,必将受到舆论的谴责和法律的惩处。这场风波应当成为一面镜子,映照出高校管理中需要守住的边界,让 " 师道尊严 " 不再以牺牲学生脸面为代价。

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权或涉及违法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
本文链接:http://17gc.top/news/55578.html
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