蔡澜算食阀吗?

蔡澜算食阀吗?

也没别的选题,那就说说蔡澜。

主要想谈一个真问题——他算不算个「食阀」?

诸位有没有觉得「美食家」这个头衔就很扯淡?

它根本就不是大众承认或推选的,而是小圈子里互相捧出来的。

如果非得论一道菜好不好吃,我认为那就应该属于学术的范畴,是一件严谨的事,你得有打分的维度。

但是现在呢,感觉就是一帮文科生把持了这块的话语权。一道菜好不好吃,就看谁写的好不好,多荒唐呢?

陈晓卿、沈宏非、蔡澜就属于这类。

一个个吃的脑满肠肥的,碳水过盛的脸,脑后必有几道褶子,仿佛不这样,就不权威。

你看他们描绘美食的文字,空洞无物,夸夸其谈,类似武侠小说里的招数,氛围感大于实质。

沈宏非在纪念蔡澜的文章里有一句话:「后来他来上海,尽编辑之谊请他吃饭。一来二去,勾搭成友,酒肉的那种——一个狮子座和一个处女座,大概也只能处成酒肉朋友了吧。」

特别无聊,特别突兀。

他们写美食的就这样,头上一句,脚上一句,哪哪都不挨着,因为美食本身是没什么好写的,只能用一些俏皮话打岔,和我们装修最后给地板美缝是一样的。

厨子可以有权威,毕竟这是技术活,要依赖时间和经验,且市场可验证。

美食评论这块就不该有权威,舌头很主观,作品应该归为玄幻类,所以取巧的人,大抵是通过美食再勾连人和环境,妄图挤入严肃文学的货架上。

实际上以蔡澜为首的所谓的「美食家」已经成为「食阀」了,大概相当于梁文道在「腰封界」的地位,由他们来给中国餐饮评判个三六九等。

这是极其荒唐的事情。

至于说蔡澜的人品如何,能不能称得上四大才子,我对这块不熟,无从评价。不过所谓「四大才子」这名头又不是「诺贝尔文学奖」,无所谓的事,不必较真,和娱乐圈的 95 花概念差不多。他流传甚广的言论也什么能打动我的,用巴克利评价乔丹的话讲就是——你有 1 个亿,你他妈也帅。

不过我反感的是,交往 61 个女朋友这种事,挂在嘴边,挺没劲的,像是肯尼亚草原的马赛人,把捕获的兽皮挂在胸前。

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权或涉及违法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
本文链接:http://17gc.top/news/70733.html
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