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方“桑拿天”还要“蒸”多久?

2025 年 7 月 3 日,河北石家庄出现短时强降雨天气。图为市民雨中出行。 中新社记者 翟羽佳 摄

" 出门像被牛舔了一口 "" 北京热带雨林 "" 饼干软了,衣服也馊了 "…… 近日,北方多地出现高温高湿天气,让不少公众感到难以适应,莫不是南方的 " 回南天 " 北移了?这样的天气正常吗?

专家介绍,北方出现湿热天气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抬紧密相关。" 目前整个副热带高压控制着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,进而引导着夏季风北推。当前夏季风的北界已经到达东北地区南部、华北地区中南部、西北地区东部一带,季风携带的水汽和热量也随之而来,形成了高温高湿天气。"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军说。

其实,每年北方地区在盛夏总会有一段闷热的时期,一般出现在七月下旬到八月上旬左右。每年七月下旬到八月上旬华北地区进入雨季,空中的水汽能够及时转化成雨滴降落,因此湿热天气不会持续太久,而其前后或期间的少雨时期往往潮湿闷热。今年副热带高压北抬偏北偏强,提早了这一天气现象。

从数据看,华北地区大部近期最高气温在 30 ℃左右,并没有达到高温标准(35 ℃以上)。但 3 日夜间到 4 日白天相对湿度均达到 85% 以上,北京 3 日相对湿度甚至短暂达到了 100%。

在这样的天气形势下,大家感到湿热难耐是因为湿度对体感影响比较大。在温度不是很高但相对湿度高的情况下,人体感受到的温度会比环境温度高一些。

那这是北方也出现 " 回南天 " 了吗?

孙军表示,这一说法并不准确。真正的 " 回南天 " 发生在春初,这一时段冷空气仍在南下,同时较强的西南暖湿气流将暖空气向北推,冷暖空气相遇,空气湿度增加。" 回南天 " 一般温度不是很高,但相对湿度会更高。物体在原先冷空气控制下表面较冷,水汽易在表面凝结,出现 " 墙出水 " 等情况。

但目前北方没有冷空气过程,整体温度和相对湿度都较高,水汽在物体表面凝结的现象较少。因此," 回南天 " 在时间、成因、现象上都与北方湿热天气有所不同,用 " 桑拿天 " 来形容北方这种闷热多雨的天气更加贴切。

高温高湿的 " 桑拿天 " 还要持续多久?

孙军分析,未来一周可能都会处于这种天气中。虽然河北、天津等地近日降雨能暂时减少大气中的水汽含量,但在西南暖湿气流持续影响下,水汽能够得到快速补充。" 未来一段时间副热带高压将进一步北抬,主体仍将控制华北这一带地区。因此中途可能会有阵雨或雷阵雨天气短暂缓解湿热,但是总体高温闷热的天气还会持续。" 他说。

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李怡表示,高温高湿环境会使人体散热能力减弱,导致体温调节失效,增加中暑和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发作风险。大量出汗也会导致脱水或电解质失衡,影响循环系统功能。

专家建议,老人、儿童、慢性病患者及户外工作者等高风险人群需要及时补水,避暑降温,适当使用空调降湿功能,多待在通风处和阴凉处。

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权或涉及违法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
本文链接:http://17gc.top/product/72135.html
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