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位外科医生眼中的“4+4”培养模式

一位外科医生眼中的“4+4”培养模式

从一位外科医生的角度,也说说 "4+4" 培养模式。

从设计的出发点来说,"4+4" 是好事。国内医学上的创新不多,跨学科思维的人才极缺,如果能从其它学科的人才中引进对医学有发自内心的爱好的人才,那数年以后医学中的创新可能会有 " 大爆发 "。在这方面,个人有深刻体会。

大约 20 年前,本人认为纳米材料应用在医药领域,可能会发现更好的抗肿瘤药物,于是买了一本厚厚的《纳米技术手册》自学," 啃 " 了不到 20%,终因没有相关知识的基础,而且临床工作繁忙,没有足够的时间,无法学下去而放弃。数年前,我认为人工智能必将应用于医疗,买了一些编程等相关方面的书,艰苦自学,还是无法入门而放弃。如果大学就有相关专业基础,后来在医疗过程中迸发的想法,可能就能实现。或者,如果我能有其它专业基础,肯定会有更多的创新点。所以说,"4+4" 出发点应该是很好的。

说到医学,我们首先得明确一下医学的范畴。医学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,有医学工程,生物医学,医学经济学,流行病学以及临床医学。不同的医学领域有不同的需求。有更多医学领域需要跨学科人才,比如医学工程,如果能有医学加计算机或物理或材料学的人才,可能会形成更多的医疗仪器设备的创新;如果有医学加化学或生物或材料学的人才,可能他们能在生物医学或药物学领域能大放异彩;如果有医学加经济学或哲学的人才,可能我们会在卫生管理、医疗保险等领域做得更好;至于医学加设计的人才,也会在某些方面有一定的创新可能。

但是,有一个医学领域是不一样的,那就是临床医学。

其实,临床医学从根本上来说,还是一门经验科学,我们的临床经验,是千百年来人类对疾病认识和诊疗的继承和发展。而一位临床医生,不管是内科医生还是外科医生,在成长过程中都必须积累足够的临床经验,培养很好的临床思维,才能成长为一位优秀的临床医生。

临床医生的优秀不是反映在学历和论文上的。医生的优秀是对医学有热情,对病人有悲悯之心,对工作有细心和耐心。"4+4" 培养出来的医学博士,在限的时间里,既要打下扎实的医学基础,又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,这大概率是不可能的。

不是临床医学不需要跨学科人才,相反,临床医学也很需要跨学科人才,这样就可以在临床工作中更好地发现问题,解决问题,形成更多的创新。但在选拔和培养上,"4+4" 不能急于求成。选拔上,应该是真心喜欢临床医学的人才,才可以按临床医学生培养。临床医学培养上,不能拔苗助长,医学基础必须牢靠掌握,临床实习、规范化培训不能省略或缩减。其实,大部分跨专业的学生,真正热爱临床医学的不多,因为绝大部分热爱临床医学者在高考时就选择了医学。在 "4+4" 的选拔上,更多的人可以不按临床医学生培养,可以按其它医学领域培养,这样可能真的能发挥 "4+4" 的最大效果。

希望 "4+4" 培养模式能真正促进医学的发展。

(作者:涂玉亮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肝胆胰外科医学部副主任医师)

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权或涉及违法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
本文链接:http://17gc.top/news/50957.html
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