抓眼镜蛇泡酒,57岁女子差点把命搭进去,医生提醒

" 只是想泡罐养生酒,差点把命搭进去!" 回忆起那惊险一幕,泉州 57 岁郑女士至今心有余悸。一周前,她徒手捕捉家门口草丛中的眼镜蛇泡酒,却在将蛇塞入酒罐时遭意外咬伤。幸运的是,经泉州市第一医院全力救治,目前,她已脱离危险,顺利康复。

案例:徒手捕蛇泡酒遇险 救治及时转危为安

6 月 24 日晚 9 时许,郑女士在家人搀扶下,赶到泉州市第一医院急诊科,痛苦呼救:" 医生,我的手指被蛇咬了,疼得受不了!"

接诊的颜才荣主治医师检查发现,郑女士右手食指根部缠绕着线绳,食指局部皮肤发黑、坏死、肿胀。结合患者症状及酒坛中蛇的图片,确认其被眼镜蛇咬伤。

原来,当天郑女士在自家门口草丛发现这条蛇后,因听闻蛇酒养生,便直接将其捕获。洗净后,在往酒罐里放蛇时,因未能控制住蛇头,右手食指被咬了一口——剧痛瞬间袭来,她的手指很快发黑、肿胀!为防止毒液扩散,她急忙用绳子在手指根部绑扎,随后赶往当地医院,后因病情需要转至泉州市第一医院。

颜医生医护团队迅速为患者切开伤口引流,注射抗眼镜蛇毒血清,并采取抗炎、抗过敏、消肿、利尿等综合治疗措施。经过精心救治,郑女士手指肿胀消退,疼痛消失,各项检查指标恢复正常,于 6 月 28 日康复出院。

值得警惕的是,郑女士被咬伤后的自救方式存在误区。颜医生特别指出,绑扎仅适用于神经毒类毒蛇(如银环蛇)咬伤急救,而泉州地区常见的竹叶青、烙铁头、眼镜蛇等均非神经毒类毒蛇,绑扎反而可能加重肢体肿胀,导致局部皮肤坏死。正确做法是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伤口,减少毒素吸收,并尽快就医。

郑女士拍下的用来泡酒的蛇(医院供图)

医生:自制蛇酒暗藏风险 科学养生才是正途

据了解,在农村地区,泡蛇酒的现象并不鲜见,但这种养生方式实则暗藏巨大风险。

" 蛇酒养生的观念流传已久,不少人认为它能祛风通络、活血止痛。但从现代医学角度看,我们并不建议老百姓自行浸泡蛇酒。" 颜才荣医生解释道,蛇酒中的有效成分尚不明确,未经专业处理的蛇酒可能存在细菌、寄生虫污染问题。饮用这样的蛇酒,不仅可能因蛇毒未降解、病菌感染损害健康,而且许多野生蛇类属于国家保护动物,非法猎捕、交易等行为均触犯法律。

颜医生建议,想要养生,不妨选择合理饮食、规律运动、中医理疗等科学方式。如需使用中医药,务必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。

泉州市第一医院急诊科主任朱景法提醒,夏季气温升高,蛇类进入活跃期,每年 5 月至 10 月是蛇伤人高发时段。务农或野外郊游时,若偶遇蛇类,切记不要惊扰,尽量绕道而行。" 被蛇咬伤后,必须及时送医,绝对不能用嘴吸吮毒液或擅自处理。" 朱主任强调,抗蛇毒血清是治疗蛇咬伤中毒的关键药物,被毒蛇咬伤后越早使用,疗效越好。即使被无毒蛇咬伤,也需进行常规消毒,并注射破伤风疫苗预防感染。

小贴士:遭蛇咬伤怎么办?

户外该如何防蛇?专家表示,应做好防护措施,降低被蛇咬伤风险。结伴而行更安全,尽量避免独自出行。若不幸被蛇追赶,沿曲线奔跑是有效的逃生策略。" 打草惊蛇 " 保安全,通过制造声响,可提前惊走藏匿的蛇类。

遭蛇咬伤怎么办?迅速脱离危险:第一时间远离被咬地点。牢记蛇类特征:尽可能记住蛇的头部形状、身体花纹、颜色等显著特征。及时解除束缚:快速取下受伤部位的戒指、手镯、手表、紧身衣物等限制物品。保持冷静心态:务必保持镇定,避免过度紧张。限制肢体活动,减缓毒素回流与吸收。科学处理伤口:包扎时以能插入手指的松紧度为宜,每 15~20 分钟松开 1~2 分钟,防止肢体因缺血坏死。呼叫 120:尽快将伤者送去有抗蛇毒血清的医院,接受专业救治。

来源:海峡导报

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权或涉及违法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
本文链接:http://17gc.top/product/70992.html
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